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89)。
合宪性审查是宪法实施监督的基本途径,广义上的合宪性审查还包括立法草案表决之前、施政行为作出之前的合宪性审核。(27)(4)权力监督制约的内容。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单一制之下的一种重要的地方自治制度。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2.关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从比较宪法角度看,民主、法治、人权,是现代各国宪法的三大公理性原则。(114)2014年11月1日,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
党的组织法规、自身建设法规、监督保障法规也都要贯彻宪法的精神和价值。⑧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215页。习近平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都作出了重要阐释和部署,并亲自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制度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指出: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莫纪宏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2月4日纪念现行《宪法》施行30周年讲话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中表述了习近平依宪治理的完整思想体系:一是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据此,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1)宪法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7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8页。
(35)(3)人权保障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的根本政治原则。体系化整理的前提是确定体系建构方案。④在吸收这些成果养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习近平系列宪法论述进行全面梳理并作出体系化整理,这是学习领会、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宪法理论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理论特点以及对于推进全面实施宪法、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指导意义。
2018年3月修宪将宪法宣誓制度载入宪法。……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68)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全面实施宪法。这次宪法宣誓由电视台、网络平台直播和录播,广大干部群众受到强烈感染和震撼,极大地弘扬了宪法精神、提升了宪法权威,很好地在国家工作人员和全体人民中树立宪法意识,为推动宪法全面实施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在十九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党中央决定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是经过反复考虑、综合方方面面情况作出的。搞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坚持党的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14)关于法治原则,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总体研究对象,为了不与关于法治思想的研究相重复,并抓住宪法上法治原则的重点,可将其聚焦为权力监督制约原则。
习近平在2019年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地方各级党委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实施宪法的重要精神,研究解决本地区在贯彻实施宪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采取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新办法,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习近平指出: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⑩近代宪法诞生以来,其首要任务是约束立法机关,这是其最高法律地位的核心要义。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要坚持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对明确规定需要政协协商的事项必须经协商后提交决策实施,对协商的参加范围、讨论原则、基本程序、交流方式等作出规定。第一,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内涵和定位。
参见李林:《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1-15页。其二,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
(85)汪习根、陈骁骁:《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重要论述的科学构成》,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第20页、第21页。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法的模范,首要的是学习宪法(110)。
宪法修改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和立法活动,必须以极其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来对待(72)。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⑨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10页。(一)加强党对宪法实施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我们说的依法治国,党的十五大早就明确了,……我们讲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不是要否定和放弃党的领导,而是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6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247页。
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对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第三,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101) 三、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宪法全面实施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第128页。(10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217页。为突出重点,本文主要从深厚的法理基础、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制度自信等三个方面来呈现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宪法理论的鲜明特征。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可以说,依宪执政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中的根本。例如,宪法解释的提请主体是直接比照《立法法》第99条关于法规审查提请主体的规定,还是可以有新的设计?宪法解释草案是否原则上应当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宪法解释案是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一次审议即可交付表决?表决通过的比例是否应设计为2/3以上等。
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50)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69-73页。
(4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保障生命权摆在首位的宪法理念,作出了一系列果断、科学的决策部署,交出了一份中国抗疫的漂亮答卷。(108) 为此,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具体制度的完善,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基本权利。